【学术报告】
~~~~~~~~~~~~~~~~~~~~~~~~~~~~~~~~~~~~~~~~~~~~~
报告题目: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探测理论与设计方法
报告人: 李松教授
报告人单位: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报告时间: 2021年7月2日(星期五)上午09:30-11:00
报告地点: 二号楼311会议室
报告语言: 中文
报告摘要:
~~~~~~~~~~~~~~~~~~~~~~~~~~~~~~~~~~~~~~~~~~~~~~~~~~~~~~~~~~~~~~~~~~~~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和利用的不断加深,地球的外层空间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不断竞争的新领域,对空间目标进行有效探测与跟踪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空间目标探测主要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被动式的成像技术具有效率高、视场大的优点,但也存在易受背景光噪声干扰、只能提供方位、无法获取距离信息等缺点,无法满足对空间目标定轨的需求。主动式探测,如激光雷达可以同时对目标进行高精度的测角、测距和测速,但缺点是激光束发散角较小,搜索范围较小。结合两者各自的特点,发展主被动融合探测技术,可以达到一次采集同时实现距离和方位信息的获取,为空间目标的定轨提供必须的信息。报告人多年来从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两种典型的单光子探测器件的响应机理,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信号模型和噪声模型,通过扩展型和非扩展型死区单光子探测器及其在多通道情况下的探测理论模型和测距精度模型,分析脉冲堆积效应对系统探测性能的影响;提出包含点云噪声率、平均光子事件数、点云信噪比和点云高程精度等统计指标在内的系列化光子点云量化评价方法,指导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
~~~~~~~~~~~~~~~~~~~~~~~~~~~~~~~~~~~~~~~~~~~~~~~~~~~~~~~~~~~~~~~~~~~~
报告人简介:
~~~~~~~~~~~~~~~~~~~~~~~~~~~~~~~~~~~~~~~~~~~~~~~~~~~~~~~~~~~~~~~~~~~~
李松,女,1965年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工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光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深空探测中心有效载荷分中心主任。以先进空间光电探测技术为主导,在卫星激光测距/激光遥感、光电精密检测等方向上持续开展研究工作,近五年主持和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主持研发的卫星激光角反射器在资源、海洋系列的8颗低轨卫星上得到成功应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1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根据我国对全球无控条件下获取1:5万及以上比例尺数字化测绘产品的需求,突破了回波弱信号处理、大气延迟改正、激光脚点定位等关键技术,研制了激光足印探测器等核心设备,作为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2017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先后应用于我国ZY3-02/03 星、GF-7 号卫星等激光测高仪的业务化运行中。围绕国家新一代单光子(量子)激光雷达卫星在对地高分辨率观测的重大需求,以极弱信号探测机理和面向对象的信号处理方法为重点研究内容,先后完成了星载量子激光雷达的信号建模和全链路仿真、顶层方案优化设计、面向对象的极弱光子信号提取、激光数据遥感应用的理论问题、技术方法和配套软件,近五年在新一代单光子(量子)激光雷达卫星方向上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6篇学术论文被美国 NASA 官网收录和推广
~~~~~~~~~~~~~~~~~~~~~~~~~~~~~~~~~~~~~~~~~~~~~~~~~~~~~~~~~~~~~~~~~~~~
本通知也可以在云台学术报告网页看到:
http://www.ynao.cas.cn/xwzx/xstg/
申请安排学术报告的同事请参见台学术报告管理办法:
http://www.ynao.cas.cn/xwzx/xstg/gzzd/
云台邀请团组:应用天文研究组、云南天文台青促会小组
邀请方联系人:李语强研究员 (15925157733)
6月29日